香港政府完成發售8億港元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年期為1年、收益率為4.05厘,為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金管局為是次綠債計劃下港府代表,將適時發布白皮書,總結是次發行的經驗,及展望下一步計劃,為在香港發行代幣化債券提供參考。
金管局表示月,是次發售由四間銀行承銷,其中兩間亦擔任投資者託管行,會用旗下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為是次債券的結算及交收系統,平台則為高盛的代幣化平台GS DAPTM。
是次代幣化綠色債券通過CMU結算及交收,而經CMU進行的交易是受惠於香港法律下的法定交收終局性。在私有區塊鏈網絡上的記錄(on-chain records)為證明各方在平台上對證券代幣及現金代幣所有權的具有法律明確性和最終效力的記錄。
余偉文:發行過程由T+5縮至T+1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是次代幣化綠色債券以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發行,具有防篡改、不可變及透明度高等優點,認為技術不單可用於比特幣、NFT等虛擬資產,也可應用到金融市場的現有產品與流程。
他解釋代幣化的好處時指出,按照傳統發行模式,每隻債券均有紙本票據作為「出世紙」,該紙本票據會存放於中央證券託管機構(CSD),在香港即是CMU,債券的持有及轉讓均經過CSD的記帳作紀錄。與此同時,債券交易的款項經由「即時支付結算系統」進行。因應現金及債券的轉帳要同步進行,才能順利交收,確保任何一方都不會因另一方不履行債務而蒙受損失,即金融市場所指的「貨銀兩訖(DvP)」,流程頗為複雜,對運作系統有很高要求。
余偉文稱,若使用代幣化發行,可省卻上述大部分步驟,在所謂「數碼原生」的發行中,債券「出生」於相關平台,現金亦以央行數碼貨幣(CBDC)等現金代幣的形式存放於平台。交易只是簡單涉及DLT平台上買方與賣方的錢包之間交換債券與現金代幣,更可即時同步進行,消除任何交收延誤及交收風險。
余偉文補充,今次發行仍保留部分傳統發行模式元素,如債券首先存放於CMU之內,因全面實行數碼原生發行的若干環節尚未具備條件,但整個債券發行由一般需時5個營業日(T+5),縮短至1個營業日。
如非市場慣例的需要,例如讓買方有時間安排資金以完成交易,交收程序還可以進一步縮短。
余偉文稱,代幣化發行的基建需要不少投入,平台之間也可能令產品市場與資金池都出現割裂,包括金管局在內的公營機構或可發揮示範、協調作用,鼓勵業界使用。
據悉,是次參與發行的金融機構包括中銀香港 (02388)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高盛集團和滙豐 (00005) 。
Comments